刊登日期 : 2021-06-07
中国空军现役机队中,属于第五代战机的歼-20是不争的王牌,但它尚未完全成熟,数量亦有限。相比之下,低调的歼-16已有四代半战机的战力,能承担对空、对海、对地等不同任务,并且已大量投产,所以某程度上,歼-16才是现阶段是中国空军的真正主力。
歼-16多功能 配合空军向攻防兼备转型
歼-16战机的问世,需从上世纪90代说起。
在改革开放后,中国国力增强,空军也开始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转型,战机多功能化成为急切之需。但中国的歼-7、歼-8,以及从俄罗斯引入的苏-27战机(包括中国自行组装的歼-11A和国产化的歼-11B)较侧重制空,而于1992年服役的国产飞豹战机(歼轰-7)虽然有不俗的航程,又能向纵深海上和地面目标发动攻击,惟自卫能力差,空中格斗力弱,难以满足新世纪空军需要。

2000年,中国空军再从俄罗斯引进苏-30多功能战机。这款与苏-27同属“侧卫”家族的四代多功能战机,假想敌是美国的F-15E,其加盟令中国空军(海军航空兵亦有引进)实力有跨跃式发展;它也成为解放军在21世纪头十年的空中王牌。
不过在使用过程中,解放军还是发现苏-30存在电子系统、机载雷达等方面的不足之处,而且战机单靠进口难免受制于人,于是当局决定自行研发一款更先进多功能战机,这就是后来的歼-16。事实上,中国也是在踏入新世纪后,才具备研发新一代多功能战机的实力。
歼-16雷达航电先进 具四代半战机实力
歼-16于2013年3月首飞,2016年正式服役,翌年在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公开亮相。它属于双引擎(国产涡扇-10B引擎)、双座设计,全长21.95米,最大起飞重量36吨,极速2.4马赫(时速近3,000公里),作战半径1,850公里,从中国沿海出发足以覆盖东海和南海大部份地区。
歼-16有12个武器挂点,乎可以挂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役所有类型机载武器,既能进行空中格斗,更擅于打击地面目标和对海反舰,是不容置疑的空中多面手。
延伸阅读:歼-16 雷霆万钧刺云霄

值得注意的是,它的载弹量高达12吨,甚至比解放军现役的轰-6系列轰炸机还要大。
此外,歼-16的外型和“侧卫”家族其他战机,特别是同属多功能战机的苏-30大同小异,故一些报道认为它是苏-30仿制品。惟内地很多军事专家都指出,歼-16装备最先进的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、红外光电搜索系统和数码化飞控系统,有出色的超视距作战能力,部分技术更源自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机歼-20,整体实力已达到四代半战机的水平。
歼-16技术成熟造价低 已生产逾200架
专家称,在目标探测距离、目标跟踨、火力控制、导弹制导等方面,歼-16都远胜苏-30,两者外型相似,但实力却不能同日而语。
事实上,中国军工虽然很多方面都曾以俄为师,但时至今日,中国航电和雷达水平早已青出于蓝,局部技术更领先俄国10至20年。
另一方面,虽然歼-16达到四代半战机水平,但它没有隐身能力,仍不是五代战机的对手,而中国在歼-16首飞之前两年,第五代战机歼-20就已经上天,有军迷因此质疑歼-16还是否有价值。

对此有分析认为,歼-20虽然已服役,但它走在科技前沿,一些技术尚未完全成熟,且配套的涡扇-15引擎迟迟未推出,所以歼-20目前产量有限。而中国对研发和使用四代战机驾轻就熟,歼-16在各方面都接近尽善尽美,且造价更低、更有条件量产。据报道,歼-16至2021年初已生产了超过200架,最少是歼-20的3至5倍,数量上有绝对优势。
正因如此,歼-20隐形战机现阶段或只担任战略和奇袭的角色,不会轻易出手,而在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,或是日常的战备任务中,歼-16才是中国空军的真正主力。即使日后歼-20大量生产,歼-16也会继继成中国空军“高低配搭”的中坚力量。
延伸阅读:中国军事王牌“歼-20” 真正超俄赶美?
